土木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土木要闻 >> 正文
土木工程系2013级工程管理专业张志斌同学谈创业课程
时间:2016-03-31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土木工程系面向2013级员工推出专业选修课《创意创新创业》,该课程由具有七年多实践工作经历的叶琳高级工程师主讲。

在课堂上,叶老师通过讲述真人创业事迹、视频展示以及让我们自主分析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来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也正因此,在上了这门课程后,我的收获颇多。
    一、创业者精神

在之前,我总是单纯的想着,所谓的创业,只要有钱就轻而易举。不过如今看来,并非如此。

课上,老师通过引入温州人的创业故事以及惠普公司的创办等真人真事来告诉我们,激情、想象力、冒险、坚持、远见、谦卑、容忍失败……这一个个词语,都是创业者应该具有的精神。创业并不是随随便便拿着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需要通过整合自身拥有的资源,通过综合分析后,再加上自己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才能完成的一项活动。创业的资金自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应该是创业者的精神!像硅谷的第一个科技公司——惠普公司,其创始人当时就是在简陋的小车库里,凭借着自己的538美元起步的。

为了让我们能够了解更多的创业事迹,老师又让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温州人的创业故事。从“弹棉郎”到“钮扣大王”的王永铮,为温州皮鞋正名的王振滔,“多元专业化”的一把好手胡成中等等,从这些事例上看出,没有哪一个创业成功的人是轻而易举的,他们都是有着“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经历。也正是通过这些事例,我明白了,要想创业,首先是要学会吃苦耐劳,然后要秉承着坚持不懈的精神,那样,我们才能有机会步入成功的殿堂。
    二、创业需要“小点子”

同样是售卖商品,有人就可以把那一颗颗不起眼的钮扣做成知名品牌;同样是开甜品店,85度C就能做到与星巴克相匹敌。诸如此类的很多事例都告诉了我们,哪怕是再怎么平凡的东西,只要能想到好的“小点子”,那我们的创业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我们的身边其实有着很多的市场,我自己有时候也考虑过一些创业项目,比如校园快递,校园服装等等。其实作为老员工的我们,掌握着一定科学知识和能力,一般都具有创新、创造的潜能,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最关键的,还是得看自己能不能主动开发自己的潜力了。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脑力激荡法”,“水平思考法”等方式让我们进行讨论,以此让大家开发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不得不说,这种讨论方式,确实有效,因为有些你想不到的,别人却可以一语道破。我们的创业,要的也正是这种集思广益。

创业是需要创新的,哪怕是从十分传统的物品、方式或者其他什么的,只要能出新,像一个独特的管理方式,一个异于平常的销售模式,一个便于生活的的创意商品,一个定位不同的消费人群等等,都是创新。有了这种以旧出新的能力,那离成功也就又近一步了。
    三、出发之前,先充满“电”

在创业这条道路上,需要的是执着、冷静、一股全局观念、一份充足的准备。创业必定离不开创新,但创新也并不是说有就有的,一个新的创意必定是建立在自身的知识基础上。

我自身其实也有着很多的创业想法,但却无法实际操作。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现在对创业的相关条件了解的太少,对市场、创业经验等也十分不足。其实我们现在在学校里,身边有那么多同学、老师,还包括图书馆、实验基地等多种条件,可以说在大学里资源是最广的,我们完全可以好好利用现有的资源,多阅读,多学习,多与老师交流,以此来给自己充电,只有在出发前先充满了“电”我们才能在创业的路上走出一片天。(土木工程系  张志斌/文)

叶琳老师通过视频的方式上课_副本.jpg

叶琳老师通过视频的方式上课

 

各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产品_副本.jpg

各小组进行产品展销会